面試危機化解技巧二

更新: 2012-01-18 09:12 瀏覽: 5107 次

本文簡介: 面試中,主考官常會提些意想不到的問題,以探測考生頭腦的機敏程度以及處理突發(fā)性事件的能力。面對這種情況,考生最大的失誤莫過于表情尷尬、語無倫次或是木然呆坐、無言以對,甚至加上些搔頭發(fā)、挖耳朵之類的小動作。倘若如此,主考官必然以為你應變能力太差,或是處事優(yōu)柔寡斷、疑而不決

5. 考官提出意想不到的問題

面試中,主考官常會提些意想不到的問題,以探測考生頭腦的機敏程度以及處理突發(fā)性事件的能力。面對這種情況,考生最大的失誤莫過于表情尷尬、語無倫次或是木然呆坐、無言以對,甚至加上些搔頭發(fā)、挖耳朵之類的小動作。倘若如此,主考官必然以為你應變能力太差,或是處事優(yōu)柔寡斷、疑而不決。

例如,主考官突然問:“報考我單位的人很多,我們的工作對任職人員的要求又很嚴格,你自認為有把握入選嗎?”,這種提問既尖銳又具有挑戰(zhàn)意味。如果你聽后一時說不出話來,或吞吞吐吐地說:“那……實在考不上,也就算了”。這樣的回答,主考官會以為你缺乏自信心,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難以應付。正確的回答應是:“我了解報考的人很多,競爭也較激烈。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滿足工作要求。倘能被錄用,我會很快適應工作的。當然,如果不能如愿,我仍為能參加這樣的有益競爭,特別是結識各位老師而感到欣慰”。這樣回答不卑不亢,禮貌而貼切,必能獲得主考官的好評。
 

可見,遇到突發(fā)性問題,與其猶豫不決、吞吞吐吐,不如盡快作出反應。即使回答不夠圓滿,也能給人留下爽快、干練的印象。這應該是我們努力的目標。

6. 對提問大意沒搞清楚

面試時往往出現這樣的局面,或因主考官的口音不易懂,或因考生一時思想不集中,考生對主考官所提問題的大意沒搞清楚,這時首先記住不要憑自己的小聰明胡亂猜測,導致面試失敗。

正確的做法是,有禮貌地請主考官重述一遍,弄清問題大意再做回答。在面試過程中,偶爾請主考官重述一遍,不會給主考官造成不良印象,但你若一連幾次都這樣做,可能說明你的反應遲鈍。所以,面試中一定要精神集中,準確地弄清問題。如果遇到主考官本身對問題表達不準確時,不要直接點穿,這樣既不禮貌,也會引起考官的反感??捎梦竦恼Z氣請教考官不明確的部分,他即使不回答,也會稍加解釋,這樣既可達到弄清問題的目的,又可以給考官留下一個態(tài)度誠懇、虛心好學的印象。

7. 遭遇實在不會的問題

結構化面試中,有時我們可能會遇到“知識盲點”。許多考生往往顯得措手不及,無從入手,不知怎么應對?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采用舉一反三的方式,巧妙化解知識盲點。

【案例展示】

人們都在說海爾人才觀、松下人才觀,請你結合這些觀點談談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?

【知識盲點】海爾松下人才觀

分析:對于這類題我們的思維容易陷入知識盲點,步入死胡同,立即想什么是海爾、松下人才觀?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?然后再聯系公務員隊伍建設來談。如果照此思路,我們大多數人的知識積累無法涵蓋和涉及到世界知名企業(yè)的獨特人才觀。

就算你知道海爾、松下人才觀,那么還有沃爾沃等眾多知名公司的人才觀我們也不知道。于是有的考生集中精力,全神慣注,思考盲點,搜索盲點,越想越緊張,越想越不知從何下手,結果不言而喻;有的考生瞎編亂造一通海爾、松下人才觀,顯然也不可能得高分。

【答題思路】

(1)我們不知海爾、松下人才觀各自不同點,但我們應該知道成功企業(yè)人才觀上的共同點:把人才作為第一生產力,任人唯賢,人盡其才,材盡其用,為人才的培養(yǎng)、成長、選拔、使用建立一整套符合實際的制度、機制。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舞臺。

(2)然后再聯系公務員隊伍所擔負的職責和使命,必須建設一支政治強、作風硬、業(yè)務精、思想好的高素質隊伍。

(3)接下來聯系個人,簡要表明態(tài)度。

來源:人民網

桂聘人才網申明:凡注明“來源:桂聘人才網”或“桂聘人才網原創(chuàng)文章”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,版權均屬桂聘所有,轉載請注明出處;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硬性指導建議,也不代表桂聘人才網贊同其觀點。

企業(yè)服務
費用標準
商務合作
聯系我們
用戶幫助
用戶協議
隱私政策
聯系方式
在線客服:800019119
客服電話:07733679588
客服郵箱:guipin@vip.qq.com / guipin@21cn.com
桂聘APP客戶端
與HR在線聊,入職更快
掃碼下載APP